绩效管理硕士论文十篇

adminadmin 02-04 102 阅读 0 评论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is first determined tha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nstructing MPAcc professional degre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balanced score card(BSC). Then from the value goal of MPAcc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PAcc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construc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MPAcc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in China. BSC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reign countries, but not in China, especially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the successful cases are few. So it is worth studying.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MPAcc

  Key words: balanced score card;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MPAcc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181-04

  0 引言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自2004年设立以来,不断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现实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的挑战。而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更快、更好地实现其价值目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中国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品牌项目。

  开展在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绩效管理体系中运用平衡记分卡的研究,对改进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方式,转变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效率和提升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的管理能力和回应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1 平衡计分卡原理

  平衡计分卡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来制定和实施组织的战略,从而实现组织的业绩评价以及促进组织战略实施的目标。

  平衡计分卡理论框架强调四个维度平衡协调发展,如果组织想取得良好的财务业绩,就必须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满意;如果想要使顾客满意,就必须有内部流程支持;而以上业绩又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因此学习与成长层面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是彼此支持、相互驱动的,是一个循环提高的过程。

  1.1 财务方面

  由于财务指标在概述可计量经济后果的已发生方案方面的价值,平衡计分卡保留了财务方面的内容。财务业绩的指标不仅能反映出公司的策略和业绩对净利润的影响,典型的财务目标还是要和盈利能力连在一起。

  1.2 客户方面

  在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层面,组织管理者是要确定组织将要面对的竞争性客户和所占市场份额多少,并及时地计量出组织在这个目标范围内的相应业绩情况。

  1.3 内部经营过程方面

  内部经营过程要求组织从内部业务角度来评价组织运营状况。内部经营过程是形成组织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组织改善经营业绩的重点方面。

  1.4 学习与成长方面

  平衡计分卡的一个伟大之处是在四个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链条中重视学习与发展层面。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和内部经营两个层面确立了组织现在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学习和成长方面是要组织建立有利于组织长期发展的基础结构。

  2 构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绩效管理体系

  2.1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介绍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项目设立于2004年3月1日。截止2014年我国已有107所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授权点。全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组织专家、委员对我国107所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的教育质量进行定期评价,以提高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提高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的工作效率、管理能力和回应力。

  2.2 构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

  构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维度模型,如图1所示。

  ■

  为确保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推动MPAcc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精神,全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定期对各培养单位进行教育质量评价工作。

  考虑到评价成本及评价结果运用周期等问题,全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一般每三年组织一次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全面评估,所以以下每个评价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应该是从A培养单位近三年的相关项目情况来考虑的。

  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

  合格标准:评价合格应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①加权总分不少于70分为合格;

  ②评分在75分及以上的单项指标不少于20个;

  ③师资规模、师资结构、课程设置、论文质量4项指标评分均不能少于60分;

  ④被评价的培养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及情况必须真实,准确,如发现虚假之处,相关指标按最低分计算,情节严重者,按评价不合格论处。

  2.2.1 客户维度指标设计(表1)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客户主要是学生、用人单位(政府和企业)和社会。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直接作用对象主要是学生,学生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满意度、配合度是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最终能否完成其教育目标的基础,也是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教育结构的选择、教育维度的确定都要与国家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最终都要接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检验。

  2.2.2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设计(表2)

  针对培养单位客户层面的需求,我们认为,支持这个维度所需的工作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目标来实现:

  ①高素质。

  培养单位教学情况及培养效果指标主要包括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培养单位教学管理情况指标主要包括对制度建设及档案管理、教学服务、学生管理与服务的评价;学位论文质量指标可根据已制定的学位论文标准,来控制和衡量学位论文质量。

  ②应用型。

  用人单位咨询指标可以看培养单位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智力支持,解决政府和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情况。社会实践指标可根据培养单位是否为学生提高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及学生自己找到的社会实践机会来衡量;社会公益指标主要指培养单位是否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发展。

  ③国际化。

  外教教学指标主要通过培养单位聘请外教数量、质量以及外教教学效果来衡量;本校教师国际化指标主要通过培养单位是否为本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学习机会,以及学校效果如何来衡量;国际间交流指标主要看培养单位为本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国际学习、交流机会多少以及国际交流、学习的效果来衡量。

  2.2.3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设计(表3)

  学习与成长维度工作主要通过培养单位人力资源建设、组织管理建设、信息系统建设这三个方面目标来实现。

  ■

  ①人力资源建设。

  师资规模主要评价内容是培养单位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会计和财务专业专职教师比重;师资结构主要评价内容是培养单位所有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或有博士学位的比重;师资培训主要评价培养单位专业课程教师参加MPAcc教育制度委员会组织的培训或参加校外相关进修、课程研讨活动情况。

  ②组织管理建设。

  管理团队建设指标主要看培养单位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管理机制建设指标主要看培养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先进,管理流程是否完善、有力;以及培养单位是否重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以及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③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指标主要通过培养单位的专设网站质量和服务情况如何,以及图书源是否丰富来衡量;信息沟通、反馈管理指标主要看培养单位是否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信息沟通是否顺畅,信息反馈管理是否完善。

  2.2.4 财务维度指标设计

  我国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和教育部的财政拨款。教育部的财政款是国家财政预算的一部分,教育机构有别于企业,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收支均受到预算的控制,但这并不代表教育机构财务不重要,教育机构的财务目标应该是在完成组织战略目标的同时开源节流。财务维度是支持教育机构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但并不是主要目标,因此应将财务维度移至平衡计分卡的最底层。具体从表4所示几方面建立评价指标。

  ■

  2.2.5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

  通过上述绩效指标的设计,用30个相互关联、存在因果关系的指标,从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财务维度等4个维度构成了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权重是要明确平衡计分卡各项指标在整体上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高的指标就应该得到更高的权重,以体现其重要性。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一项非常重要、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权重直接反映业绩考核的导向。

  通常确定权重体系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标杆基准法、层次分析法等,我们根据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行业特点采用德尔菲法,这种方法的精髓是利用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但又减少权威的影响。主要步骤包括编制专家咨询表,按考评的层次、评价指标的定义、等级等绘制咨询表格将咨询表发给各位专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填写表格并收回表格,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重复多次,分轮对结果进行处理,算出考评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来代表专家意见。最终,经过对专家意见进行数据处理,在专家意见比较一致的基础上,获得各考核指标的权重向量。

  ■

  纳入考评体系的各项指标值需要由各职能部门按照业务分工分别提供。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平衡计分卡指标值根据指标不同来源不同,有的可以通过教学评估来反映,有的需要采取调查统计手段取得。

  随着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对考评指标体系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当时实际情况,符合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适时调整。

  3 总结

  运用平衡积分卡原理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在我国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成功的案例更是寥寥无几。但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已经有了一些教育机构运用平衡积分卡原理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实践的成功案例,如位于美国亚特兰大市富尔顿学区的77所公立学校,在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并进行实践之后,此学区通过标准化数学考试的学生人数有了大幅提高,并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了17%。这一实践充分说明,教育机构是完全可以运用平衡计分卡来构建其绩效管理体系的。

  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原理,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绩效管理体系,具体包括:绘制了战略地图,设计了培养流程、社会服务、国际发展方向的评价指标表,研究了各层面绩效管理指标的权重分布,并对其加以说明,最后形成了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平衡计分卡,即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绩效管理体系。

  本文研究成果也适用于我国其他专业学位教育,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专业学位教育具有不同的行业特征,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处于不同的周期阶段,其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是不相同的,关键成功因素也不相同,同时各专业学位的组织架构可能也不相同,因此,其它专业学位在应用本文研究成果时,应结合本专业学位教育的实际,不能照抄照搬本文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李相银,张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执行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1(4).

  [2]陈虹虹.基于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构建报业企业发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

  [3]杨建丽.基于战略构建平衡计分卡对设置指标的影响[J].中外投资,2011.

  [4]田俊芳.浅析平衡计分卡在企绩效效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2

  (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定位与教育目标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指体育领域内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能够较好地掌握体育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学与训练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熟悉体育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体育领域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领域内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化进程提速背景下产生的。

  目前各培养单位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趋于一致,都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作为体育院校专业型学位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各院校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具体的培养方案制定。突出问题是没有结合自己单位的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且缺乏规范的实施细则,这表明当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对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和素质要求把握不准,定位比较模糊。访谈发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认为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活动之间不一致,没有感觉到与学术型同学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课程安排的时间比较紧,一年就结束了所有的课程。培养目标比较笼统,实际操作也沿用了学术型的培养模式。

  (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目标与理论指导下,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制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诸要素,以一定的组合方式形成的特定结构的运作程序或实践模型。本文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各要素分别进行综合分析,力图发现当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1.培养理念。研究发现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理念,绝大多数教师及学生能够知道是应用型或偏重于实践的,但大部分也只是知道与学术型学位是有区别的,教学活动中缺少一些具体的具有指导作用的理念支撑。在该理念中应该特别突出对教育操作活动的重视,体现专业学位特色,并鼓励各培养单位及教师对教育活动作出调整甚至是变革。

  2.培养目标。调査发现只有极少数的高校对培养目标划分比较细,分别针对各个方向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社会指导领域培养的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者;体育教学领域要求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教学骨干教师;运动训练领域则是培养具有一定教育、科研、管理、训练能力的骨干教练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这是大多数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目标,缺少具有学校特色的、各专业之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

  3.培养过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修业年限大部分为两年,第一年课程学习,第二年则是教学实践及论文的撰写工作。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学制为两到三年,福建师范大学则规定一般为两年。修业年限上较学术型学位普遍要短一年左右,这也是一些学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原因之一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实践教学,形成了以学科专业知识与公共基础知识为中心,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思想。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同时各校也相当重视实践教学训练的过程,注重体育职业实际工作所需专业知识的掌握,及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凸显了专业型研究生社会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要把握好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统一,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实践性,逐渐形成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互动的课程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选题和形式上延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很少涉及到大型体育赛事策划、典型案列分析、专题研究报告等。灵活性较小,内容形式及撰写格式较为固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4.质量评价。研究生质量评价一般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我国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采取以内部评价为主的方式,B卩研究生培养单位自己对培养的研究生进行的质量评价,一般包括课程考核和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各院校在培养体育教学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既希望他们能达到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又拥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在此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课程内容、学术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的质量和价值、学位论文的学术综合水平等,缺乏规范和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往往出现同一专业领域、毕业于不同学校的学生质量相差悬殊的现象。全国各高校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解都不同,每个学校的师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差异很大,培养出的人才也差别较大,从而导致社会的认可程度不一样。因此,为了使专业学位规范化、发展科学化,在我国高校中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运行管理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设置以来发展迅速,当前大多数高校将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并重发展,更加重视专业学位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我国高等学校内部自上而下设立了各种职能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一定的上下级关系,但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组织不同于政府组织,科层制特点表现不十分明显。高校研究生教育为方便管理往往统一步骤,统一标准,忽视个体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导师和学生在科学研究上的自主权受到很大限制,不能保证学术的自由创新,专业特色得不到有效发挥。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建设滞后于管理,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学生申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往往与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的构成人员存在交叉现象,使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运行管理应当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的管理模式,在制定管理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和适应性。

  (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领域理论研究时间较短,评价理论不够完善,操作中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对绩效评价实践的指导性不强。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在评价指标、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评价指标单一化,不同方向评价存在不可比性;评价指标的制定缺乏调研;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评价工作重结果、轻过程,过于重视形式而降低了评价的实际作用。评价重数量、轻质量,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不合理;评价手段陈旧,重奖惩、忽视以人为本;评价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与有用性;评价结果相对封闭,得不到有效反馈。这一切均导致绩效评价的质量不高,不能有效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与价值。

  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

  (一)明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体育领域特定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在实践应用性方面的地位应明显高于学术学位。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上,首先要明确它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及高校对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同等重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学术学位,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要远远超过学术学位。社会对于专业学位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位只是和学本型学位类型不同,所培养的研究生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二)树立“实践第一”的人才培养理念

  专业学位就是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实践应用性可以说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最突出的特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能满足特定职业对人各方面职业素养的需求、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提高。国家应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当的政策支持,学校和社会则应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

  (三)注重教育创新发展专业特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步较晚,当前教育内容、模式、形式、方法等仍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要求高校为满足专业学位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创新。各髙校应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借鉴国内外髙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开拓创新,培养适合当前社会需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另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及特色,在顺利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同时突出高校的专业特色。

  (四)优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环境条件及评价机制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3

  (一)开放创新的人才选拔机制

  经过几年的招生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生源组织、报名条件、考试内容和方式、录取的标准、程序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差异。如何改进工程硕士的人才选拔工作,遴选优秀的真正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学员、提高工程硕士的生源质量,需要我们摸索着进行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国家规定的工程硕士基本招生对象是“在职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突出了“在职”特性,而且在年龄条件上没有上限。招生对象的年龄层次跨度大,与之相应的是招生对象在工作年限、行政技术职级、工作业绩等方面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基于招生对象的这些特点,我们招生单位不能简单地从管理方便的角度出发,采取以国家统考成绩一刀切的形式确定工程硕士招生录取条件。我们尝试采用开放式招生模式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选拔。

  生源组织环节中,招生培养单位可以主动与批量考生所在的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我校近几年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不同地区通信运营商、制造商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组织召开了多场工程硕士教育研讨峰会,邀请了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来校共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计,听取企业方对在职研究生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工程硕士招生的需要,还努力拓宽校企合作的层面,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的合作。在招生数量方面,国家将工程硕士的招生自下放给大多数高校。我们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不盲目贪多图大。同时尊重企业内部发展的计划安排,重视培养质量的保证与提高,将工程硕士的招生遴选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培训计划和员工创新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招生单位招生人数稳步增长与企业员工再培训有序渐进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自主进行的第二阶段考试环节采用多种测评手段坚持全面的素质考核外,还注重对考生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等工程背景资料的考察,侧重评价考生在工程领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潜能。同时主动听取企业对重点推荐培养对象的介绍,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着重考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考试内容应偏重实践应用,发现考生的创新潜质,而不囿于理论。通过选拔应向来自一线,具备多年专业岗位实践经验,且在从事的工作上取得突出成绩和创新成果的考生倾斜。一些具有多年科研经历或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绩的考生,往往显示出较好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应优先录取。这些考生经过侧重应用型、实践型的规范和系统的培养,能够较快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单位做出贡献,在工作中取得创新成效。

  (二)开放创新的教育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论文评价所采取的特定方式的总和。开放创新的工程硕士教育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共同参与和互动,与人才市场多样性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教育要进一步密切于社会的联系,主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适应以多变性和多样化为特征的人才市场,就必须进行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的教育创新。

  与我校合作办学的诸多通信行业企业多为上市股份制公司,企业方要求学校将开办工程硕士培养领域的课程设置等教学内容作为附件写入作办学协议之中。在培养方案设置上,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市场的一体性,既传授专业知识,也增加管理、经济和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学校出课程菜单,企业点菜的办法,并且根据具体企业的需要创设“特色菜品”。我校与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之初,学校教授深入企业与企业方工程专家共同商讨、修改,课程设置在选修课中突出通信行业前沿“3G”技术的普及应用内容。最后双方以合同附件的形式将协商一致的内容固定下来。这种开放式的交流模式,改变了以往校园教学中教学对象被动接收的封闭式的教学培养模式。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课程设置以“职业创新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课程体系以“知识体系+行业综述+前沿科技”的“模块化”形式构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鼓励学员在工程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我校工程硕士班多在异地利用企业自身教学条件与企业合办,授课教师走出校园深入企业环境进行课程讲授。在与工程硕士学员的交流中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工程实践中的新需要,为自己的横向科研创新找到好的合作课题。教师的授课内容对学员平时的日常工程实践有很强的针对性,易于工程硕士学员更好地接收与掌握,同时可以很好地激发学员的创新欲望。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4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

  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广西研究生教育投入的绩效评价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JGY2015144)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日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教育层次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培养经费配置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明确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效率以及效益,研究科学可行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目前,美国、英国、法国的高校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最为典型,而绩效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的确定对于评价结果极为重要,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可以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投入及其绩效评价提供借鉴经验。

  一、美国、英国及法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多样化以及专业化,社会经济对于人们的教育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各国政府为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高层次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研究生作为更专业、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必然会受到高度重视。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美国的研究生学位包括学术学位、专业硕士学位以及专业博士学位。英国在原有的学术研究生的基础上,很多技术类高校也进行研究生教育培养,还发展了修课式研究生和部分时间制研究生。法国也用不同的方式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面对迅速发展的研究生规模,研究生的质量保持是研究生培养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各国的政府以及教育专家在探索建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为研究生培养绩效提供量化工具。

  (一)评价主体。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根据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而绩效评价主体则根据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价目标而确立。而各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具有各自的政治文化特色,从而形成不同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

  1、美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根据美国的宪法规定,研究生培养主要由州政府管理,联邦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研究生绩效评价,而美国各州的管理方式、法律各不一样,并没有统一的全国标准来评价全美国的研究生培养。这时,社会评价机构成为了美国研究生培养评价的主导力量。比如,全美研究生院委员会、美国大学协会下属的研究生院联合会等专业协会通过制定研究生教育的全国性标准,评价美国各研究生教育绩效,提出改进方式,并进一步修订标准。此外,社会新闻媒体、民办机构与私立评价团体也是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评价机构都会根据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水平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进,并依靠专家评价等方法,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而高校的自我评价同样不可缺少,在社会机构和州政府进行评价前,美国高校通常先进行自我评价。这时,美国各大高校则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开始自下而上建立起常规的自我评价制度,来诊断该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内部保障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虽然政府不直接参与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但州政府通常会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社会评价组织的鉴定评价结果代替审批,认可社会鉴定组织等形式间接参与评价中,为社会评价机构的研究生培养评价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保障,并提高了社会评级机构的权威性,从而形成社会评价为主体,政府支持保障,高校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主体关系。

  2、英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英国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体的特点是由高校自我评价演变为高校与政府为主,外部社会评价机构积极参与。早期英国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较少,加之英国高校传统的高度自治性,政府和社会通常不会关注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评价中扮演主体地位。随后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政府及社会公众对英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求也在加强,促使研究生外部评价机构出现,从而使得硕士研究生评价主体趋于多元化。根据英国高校自主管理的传统,已经形成了从校到院、系、所的分层进行内部评价,再由高校的学术团体和专业协会来进行检查和审核来加以保证。而政府通过建立评价中介组织和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进行监控,通过把拨款与这些机构的研究生培养评价结果联系起来,从而日益加强政府对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

  3、法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法国早期是以政府评价为主导的研究生评价体系。政府在教育评价中起主导作用。法国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的集中统一管理。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正式成立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该机构的评估结果具有社会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独立于政府,具有完全的行政自主,也独立于各研究生培养机构。这时法国才正式构建由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共同组成的质量保障体系,共同承担起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

  (二)评价指标。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价目标,并为提高培养绩效、优化教育资源提供方向。而各国各个评价团体都具有各自的专业特色、评价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1、美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指标。Burke和Serban(1998)统计总结了美国11个州研究生教育经费拨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成果评价。投入代表了用于支持研究生培养的人力、财务和物质资源;过程是指提供培养教育的过程及方法;产出包括提供教育培养后的结果;成果是指一系列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这4大类的评价指标基础上,美国的《改进高等教育绩效的策略指标体系》把指标分为13个次类,70多个指标。它们是财政资本指标:收入及结构、支出及结构、资源及留存、捐赠与投资、发展;物资资本指标:房地产、设备及消耗;信息资本指标:图书馆、计算机;人力资本指标:学生、招生、教职工、学费与资助、研究。

  目前,美国高校教育绩效指标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肯塔基州的高等教育系统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包括教育质量(普通教育成果、学位教育成果、学术成果、师生发展机会等)、教育培养(学生保持率、毕业率、合作教育计划等)、机会均等(就业、招生)、经济发展和成果质量(劳动力培训、工业和雇主满意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与倡议精神(校内合作、计划、预算和评价的结合、设备管理等)5大类25个指标,包含了整个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当实现的目标。

  2、英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1985年英国的贾勒特报告将高校的绩效指标分为三类:内部指标、外部指标和运行指标。其中,内部指标反映了学校方面的特征;外部指标反映了高校所设置的学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运行指标反映了学校的资源利用效率。1986年,英国副院长和校长协会与大学拨款委员会联合工作小组将绩效指标划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大类,其中输入指标主要指高校可利用的资源、人力和经费情况,是对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的客观反映;过程指标主要指高校可利用资源的使用率、管理行为和组织行为情况;输出指标指高校通过办学科研等活动最终取得的成绩与产出。英国的莫里斯报告把绩效指标扩展为4个方面13条:规模和效益指标(学生人数、完成课程、学生成绩、附加价值、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和质量概况)、收入水平指标(收入来源指标、设备资金来源指标和建筑来源指标)、效率指标(输出消耗指标和师生比)、资金来源指标(公共基金占总收入的比例、私人收费和公共资金的比例)。该指标规定了涵盖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评价以偏概全,最大限度地坚持评价全面性原则。英国的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是依据联合工作小组编写的《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对其预算管理做出绩效评价。目前,这一指标体系是英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比较全面的资料。

  3、法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法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指标是由国家评价委员会和大学校长会议共同界定和讨论的,评价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学校声誉、师资质量与博士点规模、学生情况、研究资助、论文著作统计与质量等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法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各个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的评价,也是通过分析各大学的情况,着重评价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综合运行水平,也是对法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评价。

  二、我国现有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与评估指标

  (一)评价主体。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主体包括政府、社会、高校,因此它们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影响着绩效指标的确定。但是,政府在整个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中占据着重大比例,限制了社会和高校评价主体作用的发挥。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要求在改变,政府也在逐步转变教育管理模式,将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价权下放给社会评价机构,但是大部分社会评价机构是依据政府对高校管理的评价而进行评估的。比如“985工程”、“211工程”等类型的高等学校是由政府部门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其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明显多于其他高等学校,而大部分的社会机构评价都依附于这类等级评定确定,缺少独立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无法影响政府、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评价。而高校自我评价同样大多应付政府的绩效指标,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尚未真正发挥高校自主评价认定的体系。

  (二)评价指标。由于我国对于研究生教育投入进行绩效评价的时间还很短,目前并没有权威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少数学者专门研究了高校财政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指标,樊秀娣(2007)选取了一所具体的大学作为研究依据以给出详细且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指标与体系,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一所大学(同济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个学校有关绩效方面的要求安排做出相关考核,最终完成了《同济大学办学质量白皮书》。应望江和李泉英(2010)重点以教育部直属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考核框架的研究与设计时,特意将师资力量与学生教育的发展、科研团队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等作为核心考虑因素。陈华和张延清等(2011)认为构建具体的考核框架是需要将所涉及到的相关指标分别占有的比例大小来考虑进去。陈建国(2011)在进行考核框架指标的选取时,分别从投入、产出以及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考虑,最终建立健全的考核框架。徐航和李小红(2014)通过对广西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一至三级,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分别从目标管理、组织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四大方面对试点单位进行绩效评价;个性指标根据试点单位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分别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对试点单位进行评价。

  我国目前采用较广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式有三种:(1)质量改进式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与质量改进过程的结合,主要在于动态地评价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的主要学术和管理程序,确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否遵循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质量原则,工作过程是否持续地服务于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绩效;(2)绩效指标评价方式,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所有主要方面确定并开发一系列核心指标,基于这些指标与实际过程对照的结果来评价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3)学生测评评价方式,以输出学生质量评价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

  三、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建议

  (一)增强评价主体的独立性。通过分析英美法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大多属于间接管理,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绩效评价,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因此,我国在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增强评价主体的独立性,利用社会中介机构、教育部门管理人员和整合各大高校绩效评价专家,组织建立独立性强的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体,形成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的互相评价体系,由政府管理部门对该主体进行资质认证和监督,保证专业评价团体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在评价结束后还应定期披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结果,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检查。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机构,其投入和产出都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资金来计算衡量。就投入而言,高校的资金投入需要被转化为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中间投入,经过整合之后送达产出终端。就产出而言,高校的产出包括科学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这些也都不是可以使用单一的资金的方式来计算衡量的。因此,在选取其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时,需要充分地考虑高校在投入与产出这两方面的内容及其特殊性,尽量相对全面地涵盖高校办学投入产出的全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樊秀梯.高校管理体制建设的一个开拓性尝试――同济大学开展校内院系办学绩效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评价与管理,2007.1.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5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6年考博考试时间汇总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科目汇总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学校有 3 个国家重点学科、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 个省级重点学科;有 1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 11 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博士、硕士导师 1200 多人;全日制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13000 余人。

  一、培养目标通过在校学习与科研(时间一般 3 至 4 年,最长不超过 6 年),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

  二、招生规模 2017 年,通过硕博连读遴选、统一招考、申请-审核三种方式,我校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合计 200 名(含定向为北方民族大学培养计划 15 个、辅导员专项计划 3 个)。实际招生计划数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三、报考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身体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二)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能够取得硕士学位); 3.本科毕业,自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 6 年或 6 年以上(时间截止为 2017 年 9 月 1 日),且已取得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或在专业岗位上取得较好业绩并发表了一定数量高水平论文的人员。(三)有与报考学科有关的两名具有副教授(或相当的专业技术职称)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四)除管理学科外,我校其他各博士点只招收全脱产(非定向)博士。在职报考管理学科的考生,需要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方能报考。

  四、报名、考试时间报名时间:2016 年 10 月 01 日至 19 日考试时间:2016 年 10 月 29 日至 30 日

  五、报名程序(一)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陆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yjszs.hfut.edu.cn,进入“博士报名查询系统”填写注册报名信息并在线缴费(报考费:250 元/人),否则视为报名无效。(二)考生应在报名截止日期前下载有关报名表格,填写完整,并在 2016 年 10 月 21 日前将加盖单位人事部门(或研究生主管部门)公章的报名表及附件材料寄(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报名材料须有以下内容: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含专家推荐意见和政治思想审查评语); 2.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同等学力考生提供学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学习成绩单及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复印件); 3.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研究生学生证)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 5.体检表(在县级以上二级甲等医院体检)。(三)2016 年 10 月 27 日至 28 日,考生凭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领取准考证。(以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交验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进修课程成绩单原件、职称证书原件或的原件;应届硕士研究生持学生证。)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6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经政治审查合格者;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获国外学历学位者,报名前应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

  3.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是国民教育序列硕士研究生,且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4.获得学士学位6年或6年以上,并达到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报名时须提交由普通高校研究生主管部门提供的12门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成绩及高水平学术论文或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6.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凡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同步,时间为2010年12月1~30日,网上报名时间及网址详见研究生学院网站通知。所有报名者必须先网上报名,再现场确认。现场确认不接受未进行网上报名者。

  3.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人员持身份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应届硕士毕业生凭院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开具的获得硕士学位时间证明和介绍信报名。报名时交报名及考务费300元(不含体检费)和1寸近期免冠同版照片3张。报名所需的相关材料可以从辽宁大学研究生学院网站上下载,并于12月30日前返回以下材料:

  (1) 报考攻读辽宁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单;

  (3) 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供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和答辩评议书的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所在院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开具的获得硕士学位时间证明和介绍信;

  (4) 政治审查表;

  (5) 两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书;

  (6)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格检查表(体检表可从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

  以上第(1)、(2)、(3)、(4)项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印章,否则无效。考生须用钢笔认真填写报名表,不要空项,在接收准考证地址一栏写清省、市、县全称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手机号码等。经研究生学院复审具备报考资格者,发予准考证(考前一周发放准考证)。

  填写报名登记表时要实事求是,获硕士学位人员的工作单位或所在单位是指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非人事档案所在单位盖章无效,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在原单位保留工资及人事关系者按定向报考,若单位提供学费按委托培养报考。按定向或委托培养报考的考生及现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的在职考生,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复试、调档或无法录取的,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三、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初试时间

  2011年3月19~20日。

  2.初试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考)、外国语(听力在复试中进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复试为综合考试,一般在初试后的一周内进行。复试工作由报考专业所在学院组织,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科学研究作风、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理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包括笔试、面试、外语听力、口语等。复试时请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复印件和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两篇与硕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原件。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具体考试科目由专业所在培养单位制定。

  四、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

  1.非定向和自筹经费考生须将人事档案及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2.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考生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毕业后须回原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单位工作。上述考生须在复试通过后与我校签订培养协议。

  3.我校招收的博士生,学制为脱产学习不少于3年,在职学习不少于4年。

  五、其它说明

  1.考生可登录辽宁大学研究生学院网站查询201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情况,网址:grs.lnu.edu.cn。

  2.考生来函邮寄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辽宁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110036),联系电话:024-62202349,传真:024-62202715。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7

  根据《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等文件的规定, 结合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培养实际,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本实施方案。

  2021年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继续采用硕博连读生与申请考核制两种方式,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硕博连读生招生办法

  拟录取的2021年硕博连读生需在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招生信息网上填报个人信息。时间为2020年10月29日上午9:00至2020年12月21日下午4:00。操作方式: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au.edu.cn),登录右侧考生登录部分的“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也可直接点击链接:yz.cau.edu.cn/accessSignup.do            

  硕博连读生免缴报名费,不用上传电子版材料。学校博士生网报系统关闭后,通过系统自行打印报名登记表,签字并加盖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公章(本校生加盖学院公章),另附2封纸质版专家推荐信、1份思想政治情况表(模板见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下载专区”),提交到行政楼220室(地点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以便存入个人档案。

  二、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办法

  (一) 报名时间及办法

  2020年10月29日上午9:00至2020年12月21日下午4:00。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逾期不予受理。

  操作方式: 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au.edu.cn),登录右侧考生登录部分的“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也可直接点击链接:yz.cau.edu.cn/accessSignup.do                      

  (二) 报名条件

  1.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其中:

  (1)国(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需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只有硕士学位的)单证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3)报考非定向就业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定向就业生年龄不限。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定向就业生。

  2.符合经管学院对申请人英语水平的基本要求

  提供至少一项以下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且成绩达到以下标准:

  考试类型

  最低成绩

  有效期

  英语四级

  460

  2014年12月以后

  注: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的应届毕业生,在读期间的四、六级英语成绩不受时间限制

  英语六级

  425

  GMAT

  480,作文3分

  TOEFL

  72

  雅思A

  5.5

  专业英语四级、八级

  60

  WSK(PETS5)

  60,口语3分

  注意:上表所列考试类型以外的成绩证明及其他可以证明英语能力的材料(如发表的英文学术论文等)仅作为参考材料,不能作为满足报名条件的成绩证明。

  3.国家专项计划

  (1)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名条件外,应于2021年2月底前将盖自治区教育厅公章的《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考生登记表》寄送至申请单位。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登记表作为进入专家评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博士生计划”候选人的依据之一。

  (2)申请“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对口支援部省合建高校专项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名条件外,还需经过受援单位推荐。

  凡符合以上国家专项招生计划的申请人应在报名时填写相关信息。学校按照报名信息库内容作为录取类别依据,不接受后补报名。

  4.中荷专项

  “中荷专项”为中国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简称。申请“中荷专项”的申请人除符合上述报名条件外,还须满足中荷专项的特殊要求。详见中荷项目办公室的《2021年中荷专项招生章程》。

  (三) 报名费缴纳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申请人应缴纳200元博士报名费。报名前申请人须仔细阅读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招生章程及“2021年经管学院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中的申请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和缴费,否则造成不予复核、不予录取等后果由申请人自己承担且不退还报名费。

  (四) 提交申请材料的要求

  1.博士生网上提交电子版材料时间与博士生网上报名时间一致。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注意事项:

  一项材料需要提交多个电子版材料时,如“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可将同一项电子版材料打包压缩后上传。专家推荐信(含亲笔签名)、思想政治情况表(含签章)、身份证、学生证、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成绩单等可以以图片格式上传,硕士论文可以以PDF等格式上传。各项上传的内容须清晰可见。 

  2.通过学院初审进入复核的申请人需给学院提交纸质版材料

  成功提交博士报名电子版材料并通过学院初选、准予参加复核的申请人,需按学校招生章程和学院实施方案要求,将所有盖章、签字的纸质材料和证书原件交到经管学院220室(地点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审核,学院审核后留纸质材料和证书复印件留存备查。提交的纸质申请材料主要包括:

  (1) 报名系统关闭后,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国农业大

  学2021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 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往届

  硕士毕业生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同时,所有参加复核的学生须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如专科毕业,提交专科毕业证书复印件)。

  (3)盖有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的硕士成绩

  单。

  (4)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的“下载专区”下载并填写《研究生

  思想政治情况表》,定向在职人员加盖所在单位党委系统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院分党委公章。

  (5)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下载专区”下载专家推荐信格式模

  板,由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填写推荐信。推荐信内容建议A4纸打印,但签名必须是手签。

  (6)往届硕士生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论

  文摘要和目录等。

  (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修计划(不少于5000字),应包

  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案、预期学术成果等;

  (8)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

  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9)学院要求的英语成绩证明(见报名条件基本要求2)。其

  他英语成绩不能作为申请的报名条件,只能作为英语能力的补充材料。

  (10)其他可以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补充材料。 

  申请人须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提交材料中所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如发现有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学校可随时取消其申请资格或录取资格或学籍。

  (五) 相关说明 

  1.现役军人申请人,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2.现为定向就业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或正在履行用人单位服务合同的在职人员拟申请定向就业博士生培养,报名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同意,并提交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报名登记表。申请者与定向培养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造成不能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承担。

  3.凡在报考过程中隐瞒重要信息或在以往学术活动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复核及录取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录取资格无效。

  4.2021年招生导师信息查询: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学科与导师→招生专业→招生导师。

  (六) 程序与时间进度

  1.初选:2021年1-3月

  经济管理学院组成报名资格审核组(不少于5人),根据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对其科研潜质和基本素质进行初选,提出通过资格审核人员名单,并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将其相关申请材料送至各学科研究生招生工作组进行再次审核,通过者名单在学院主页公布。

  学院招生办公室将通知审核通过的申请人,在相关学科专业范围内选择填报导师,由导师和学科组根据2021年招生名额,按照不超过1:3的比例,向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申请人名单以及所有相关申请材料。若申请人所填报的三个志愿均未满足,在导师仍有初选推荐名额的情况下,学院将与申请人联系进行调剂;不愿调剂的,若所填报志愿均未满足,其申请程序将终止。根据导师与招生学科组提交名单产生进入复核的申请人名单,并在学院网页上公布。

  2.复核:2021年3-5月     

  通过学院初选、准予参加复核的申请人,需在复核时按要求提交所有纸质申请材料,进行复核资格审查。

  复核由经济管理学院按学科或研究方向组成专家组担任考核工作,对进入复核阶段的申请人进行专业能力及思想品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考查与综合能力面试两个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申请者的思想品德、学科背景、科研经历、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考核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届时详见申请学院主页公告。学院对申请者的考核记录及考核成绩进行严格审查,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将在学院网上公示十天,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

  (1)专业知识笔试:凡进入复核阶段的申请人,须参加学院组织的专业知识笔试,笔试占总成绩的30%。专业知识笔试包括两部分:专业英语考核和专业知识考核,其中专业知识考核的考试科目如下表所示。所有考核科目均为百分制,各门笔试成绩不得低于60分。

  专业目录

  考试科目

  农业经济管理

  经济学、专业综合(含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食物经济与管理

  经济学、专业综合(含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专业综合(含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

  产业经济学

  经济学、专业综合(含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经济学、专业综合(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发展经济学)

  经济学、专业综合(含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产业组织理论)不提供参考书目。

  专业综合(含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参考书目如下:

  ①《改造传统农业》,(美) 西奥多·W.舒尔茨 著,梁小民 译,商务印书馆。

  ②《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3版)》,[日] 速水佑次郎,[日] 神门善久 著,李周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③《国际贸易(第十版》,保罗·R·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 著,丁凯,黄剑 等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

  (2)综合能力面试:学院成立复核专家组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能力面试,每位申请人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其中申请人个人陈述10-15分钟(含个人简历、科研成果与研修计划等,采用PPT形式);综合面试15-20分钟,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科背景、科研经历、专业素质、英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潜力等。评委对申请人进行无记名打分,平均分为最终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3.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公示

  (1)录取原则

  l 采取“双向选择”原则,加大导师对申请人的选拔力度;

  l 申请人的考核成绩由专业知识笔试与综合能力面试两项成绩汇总而成,笔试各科目成绩及复核总成绩均不低于60分,方可具备被录取资格;

  l 依据申请人的考核成绩和导师招生指标,确定拟录取的申请人;

  l 若某导师无生源或其申请人考核成绩不合格,可以从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其他导师的剩余生源中进行调剂;若无调剂生源,其招生指标由学院重新安排。

  (2)确定拟录取名单与公示

  在确认导师招生资格及名额的基础上,由学院对申请人的考核记录及成绩进行审查无误后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将在学院网站公示十天,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

  4.研究生院审批:2021年6月

  研究生院确认学院录取名单后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为十天,有异议者可以通过公布的监督电话进行举报。

  (七) 体检

  博士生在复核阶段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体格检查,体检医院为中国农业大学校医院。体检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 其他

  1.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生和定向就业生两类。

  (1)非在职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博士生人才计划”中的非在职生除外)均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在职生录取为定向就业生。正式录取前申请人本人、定向培养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原工作单位工作。

  (3)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博士生人才计划”、“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专项计划” 和“援疆师资项目”的博士生均录取为定向就业生。

  2.各类别录取及学费、奖助政策按照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执行。

  所有在职人员均录取为定向就业生,录取比例不超过10%。其中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博士生计划、援疆师资项目等不受此比例限制。高校专任教师及科研院所一线研究人员在提交了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其承担教学或科研岗位证明,并同意为申请人“在读期间可全日制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提供保障”后可不受此比例限制。

  3.若在任何阶段发现有不符合申请条件、隐瞒重要信息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复核及录取资格的申请人,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取消其录取资格。

  4.经济管理学院不举办任何课程补习班,工作时间接待咨询。咨询电话:010-62738510。

  5.本实施方案由经济管理学院负责解释。

   

  招生过程中,如果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学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布,学院将根据最新政策予以调整。请申请人密切关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如下:yz.cau.edu.cn。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8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工程硕士是指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侧重于工程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培养是从工程类工学硕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无论从课程的设置还是从培养方式来看,还都是沿用的工学硕士的教育体系,虽然最终学生获得的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这与企业所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有一定的差距。

  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不断扩大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收,在2010年全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人数达到了11万名,占全年研究生招生总数的24%。国家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招生人数基本持平[1]。

  因此,在大力提高研究生办学、教育、管理的背景下,探索新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有助于因材施教,使得特定人才符合特定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1 明确培养目标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点和模式既与常见的全日制工学硕士不同,又不同于在职的工程硕士。因此,其培养目标必需区别于这两者,依自身特色而定。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的主要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这些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可实现性、可见效性,追求的是效果和效益[2]。

  可见,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复合式工程人才。应用型指的是能依据自身能力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复合式指的是良好的专业技能、独立的研究思考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工程研究与市场开拓能力[3]。

  2 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现状

  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虽然表面清楚,但在实际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直接生源不足

  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起步较晚,2009年才开始正式招生,因此真正了解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学习方法、考核制度的人并不多,相应的直接报考人数也很少。学校为了达到预期招生人数,很多学生都由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中调剂过来,其考试成绩一般均低于工学硕士的入学成绩[4]。而全日制工程硕士又区别于以往的在职硕士,对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和在校时间都有严格要求,在职人员一般不会愿意报考。

  2.2 培养模式单一

  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教育区别并不明显,在课程设置环节,工学硕士的课程一般按照公共基础课、选修课、专业课、研究实践环节的方式进行,既所修学分达到要求即可,这样的设置有着强调理论性、专业性的特点。而我国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教育也采用这样的形式,教育模式相对局限,学术化、学科化的倾向性明显,并没有根据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教育和培养方案。

  2.3 管理体系缺乏

  2009年是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第一年,由于设立此学位的时间短,还没有形成一套独立的管理体系。很多高校仍延用了工学硕士的管理方式,即采用“统一管理”的模式,即由同一个辅导员统一管理全日制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管理上缺乏区分度,也就导致学生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认知不足。

  3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路径

  3.1 扩大宣传力度

  全日制工程硕士直接生源不足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其起步较晚,很多毕业生没有选择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意识,一部分是顾忌全日制,想继续入学深造的群体倾向于在职硕士,归根究底,是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国家应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普及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其培养人才的优势和鼓励政策,首先使“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概念为大家所接受、了解,然后再提升大众对其的认知很肯定。

  3.2 合理设置课程

  高校在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时,不能照搬现有的工学硕士课程体系,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培养目标,敢于创新,根据工程领域的特色和企业的需求,强调以下几点:(1)侧重点,即课程体系整体上应侧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应用。例如可以开设专业实践课、工程职业素养课、创新教学方法等。(2)先进性,授课内容不仅要包含先进的理论和理念,还应包括最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技术[5]。(3)知识面,除定期开展与专业、行业相关的知识讲座外,可以特聘一些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第二课堂”的老师,分享自己成功的感悟。

  3.3 规范管理制度

  高校应制定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与管理的具体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规范化管理。例如:(1)在入学初就应以集中开会和印发相关管理文件的形式,详细说明在校期间应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课程学习和学分要求、毕业论文要求、学位授予所需的必要条件等;(2)学生与学院、导师之间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工作任务和职责;(3)学生在外出实习时,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不能因为人不在学校就忽略、放松管理等;(4)授予学位时应严格按照授予标准,对要求的论文、专利、课外实践等环节逐一考核,不能为了保证毕业率就蒙混过关。

  3.4 完善评价体系

  良好而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教育培养的指挥棒,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推进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6]。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评价不能照搬一般硕士生的培养准则,应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应用的实际标准。尤其是在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的评选方面,不能一味地拿成绩和发表文章来比较,更应该结合导师的实际评价和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的表现。众所周知,无论从高校培养的角度还是从硕士生自身的角度,评价都起着一种导向作用,有了明确的导向指引,学习、科研、做项目都将更有干劲且目标明确。

  3.5 推进校企合作

  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高校的理论研究和科研能力强、教育优势明显,而企业有着工程实践方面的优势,因此,在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时,可以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除此以外,还可以实行“双导师”模式,即硕士生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培养,弥补传统的单一学校导师在工程实践中经验不足的缺点。

  高校在长期有合作的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好的实习锻炼平台,增加了社会阅历,提高了专业素养,还起到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企业而言,新生力量(下转第6页)(上接第31页)的加入能够促进生产进步,此外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硕士生在和专利申请方面均有优势,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对高校而言,研究生经过工作站的实习、锻炼后,其工程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将有所提高,提升了毕业生的质量;对硕士生而言,进入工作站无疑是良好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能在实际工程中学到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结语

  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诞生和发展,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培养出一批专业素养高、实践技能强的工程硕士不仅满足我国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是硕士生培养环节自我发展、改革创新的自在需要。在明确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当前教育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纰漏,提出新的顺应时代潮流的培养模式,结合合理设置的课程、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旨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的复合式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红,潘紫薇.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2-135.

  [2]李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点及意义[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12(2):51-53.

  [3]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4]邵延峰,任秀华,马永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99-102.

  [5]郭亚平,姚勇波,郭亚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3):99-102.

  [6]张乐平,王应密,陈小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Z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8):28-30.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JGLX13_092)。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9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英语 考试成绩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考试,英语在考研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上择优选拔。[1]研究生的入学英语成绩已经成为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本研究拟对报考X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到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以此作为英语教学和改革的依据,并为准备考研的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指明今后选择专业的方向。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4年报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成绩为例。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包括教育学原理专业、高等教育学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这次硕士研究生英语考试中,共有400人报考,其中教育原理专业44人,占总人数的11%;高等教育专业68人,占总人数的17%;教育经济管理专业26人,占总人数的7%;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62人,占总人数的65%。

  1.2研究方法

  用Excel输入数据,包括每名学生的考号、报考专业、得分等内容,然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2.结果分析

  2.1考试结果和总体得分情况

  本次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英语总分为100分,共有400人参加,得分均为有效成绩。其中最高分为84分,最低分为13分,平均分为53分,标准差为12.73。(见表1)

  2.2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情况

  报考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的四个不同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经整体方差分析后证实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F值为10.24,P值为0.00。进行不同专业q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要优于其他三个专业学生的成绩,成绩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高等教育学专业学生与教育经济管理专业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教育学原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比较不理想,低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高等教育学三个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成绩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

  2.3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按分数段比较及优良率情况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的资格线,该校属于A类地区,单科分数线不能低于50分,因此,选取50分以上分数段的人数作统计,把50分以上的学生成绩列入优良。本次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50分以上者共有256人,占到报考总人数的64.00%,其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优良率最高,为68.70%。教育学原理专业的优良率最低,为47.73%。其他两个专业学生的优良率分别为50.00%和61.76%。这表明绝大多数考生的英语成绩都顺利达线,只有部分学生出现因为英语成绩不达线而影响初试成绩的情况。(见表2)

  从不同专业英语考试成绩的分数段来看,整体英语成绩呈现正偏态分布,50~60分数段的学生最多,为131人,占总数的32.75%,30~40分数段和60~70分数段的学生也比较多,分别占到了20.75%和24.50%,其他分数段成绩的学生较少。上述统计结果表明,虽然绝大部分考生成绩能顺利达线,但成绩较好者比例偏低,70~80分有26人,80分以上的考生仅有1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最高分,为84分)。另外,根据上表的统计,我们不难看出,达不到国家线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36%。这部分人不具有参加该校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资格,其中有20.75%学生可以考虑调剂到B类地区或者C类地区,但仍有15.25%的学生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这部分考生与向往已久的研究生生活失之交臂。

  3.讨论

  英语作为考研必考的公共课之一,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名考研的学生要复习的最重要学科。它的成绩状况直接影响着每一名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在招生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英语成绩。依据《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中对大纲的援引内容,考研英语命题已比较成熟。就大纲评价目标里的语言知识而言,2014年考研大纲强调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性结构,强调对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词汇的掌握,强调考生应该能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语法知识和5500个大纲词汇。就语言的技能而言,大纲突出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对于阅读,强调考生应该能够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其中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的3%),还要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或介绍等。关于写作,则强调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实际就是应用文和图画作文)”。[2]总体看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仍然是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主要测评目标。这就要求考生在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

  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可为考研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础,然而,英语学习实践表明,学生很难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的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阶段英语课程开设的不连贯性。高等学校只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开设英语课程,而研究生英语考试是在大四阶段。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正规课堂英语教学的学习,打断了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另一方面是考研英语的难度系数偏大。考研英语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所以其难度要保持相对稳定。考研英语大纲是对六级大纲的补充和升华,体现了英语学习的阶段性和考试的梯度性。它不仅要检查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还要为招生单位选拔优秀人才,所以它必定有一部分难题,有意加大难度,拉开考生的距离。[3]

  4.建议

  要提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从学校角度来说,应注重大学英语教学。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学生就业面临重重考验。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高校质量工程,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和作用。英语教育质量的保证,需要相对稳定的学生素质、合格的教师队伍,以及良好的校风学风。教学部门和任课教师,各尽其能,把教学质量放到中心位置,才能求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通过四六级的同学开设高级且实用的英语课程,切实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及应试能力。[4]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评估一项重要内容,考研英语成绩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关注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发挥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作为公认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英语水平考试的作用。

  从个人角度来说,学生要刻苦努力学习。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如果决定考研,就要提前着手准备英语,通过做阅读理解来巩固单词,平时要多读多看多写。充分有效利用历年的真题,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彻底地弄明白原因。对于四六级已经通过的同学,也要加强练习,意识到考研英语与四六级英语的不同之处,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学习兴趣,对英语的学习要充满信心和热情,具有恒心和毅力。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学生要学会快速收集考研信息和资料,在学习劳累时,上网查阅考研最新动态;在吃饭时,与同学好友交流学习经验,解决学习难题。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对于相似的单词进行分类记忆,同一类型的文章要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后期的复习。

  参考文献: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篇10

  关键词: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左(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王长龙(1965-),男,河北南皮人,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10-02

  受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笔者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进行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期间全程旁听了本科生的电子学(Electronics)和研究生的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课程,对英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及其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英国的教育、学术以及科学研究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位于英国,它是除美国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英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慕名前来留学,不仅带来丰厚的外汇,也为这个属于知识型经济体系的国家吸纳不少人才。本文以纽卡斯尔大学为例,研究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体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英国,由于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目的和模式不同,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分为授课型(taught)硕士和研究型(research)硕士两类。

  授课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和就业服务,因此主要侧重于修读专业课程,对科学研究和论文的撰写要求不高,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一年,要求学生在一年时间内至少学习4门必修课程和3门选修课程,此外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必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多门选修,但在进行成绩评定时只计算成绩最好的三门选修课。由于授课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一年,时间比较短,所以学生通常一入学就开始对论文进行选题,题目敲定之后,在秋季和春季学期一边学习专业课程一边进行论文研究,进入夏季学期完成所有课程考试之后就完全进入论文阶段。想要获得授课型硕士学位必须达到如下条件:一年期间必学的 7门课程平均分达到50%(指所占课程满分的百分比分数水平,下同);每门单科成绩不能低于30%;7门课程中必须有6门课程成绩至少达到40%;参加与论文研究相关的项目达到50%。如果7门课程平均成绩和论文项目成绩均达到70%,则可以获得学校特别荣誉奖励。如果学生想继续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则硕士成绩一般要达到70%以上。

  研究型硕士主要侧重于科学研究,但硕士期间也要修读一定数量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创新的能力,对学生撰写论文和报告要求比较高。研究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导师的建议确定研究方向,参加相关的科研项目,调查研究并撰写论文,通过答辩后即可获得学位。研究型硕士通常可分为:传统的文科硕士、新兴的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哲学硕士等。其中哲学硕士介于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之间。学士学位获得者攻读哲学硕士一般要2年,有硕士学位的人攻读哲学硕士一般要1年时间。英国的博士研究生学制通常为3年,和大多数国家培养模式类似。

  总之,英国研究生的每种培养模式各有所长,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各不相同,每种模式及相应学位采用的都是应社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实施的。而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偏于固定、单一、不够灵活。

  二、研究生导师素质养成

  在英国,教师职称分教授(professor)、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讲师(lecturer)三类,所有教师都具有招收指导博士生的资格。其主要职责是指导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对研究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和困惑问题进行指导、保证研究生应有的工作条件、关心研究生的研究进程、审定研究生研究成果并对其水平做出评价等。要使研究生能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必须由富有创造精神的导师来指导。所以,英国在选择导师时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创造能力,以能否培养出具有高科技能力的研究生作为评判导师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目前英国大学都具备了国际化大学的特点,它的教师队伍吸引了全世界的各路精英,因此其学术研究更具生气和创新性,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英国大学教师素质高,创新合作团队理念强,工作节奏快

  (1)英国大学教师素质表现在知识面广泛,瞄准前沿发展,重视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合作科研多,注重团队研究,横向交流、国际合作多;工作量大,工作计划性好,节奏快。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个道理虽然中国的研究人员也懂,但在实际工作中和思维方式上,却时常习惯于跟着外国的研究方向,缺少跨越式发展的勇气和意识。如纽卡斯尔大学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Newcastle University school of EECE)下分微电子、信号处理、电力、电气等4个研究学科。信号处理学科有4个教授、6个讲师,均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每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基本不大相同,所以横向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英国大学之间几个教师联合申报课题、定期讨论、共同研究的机会非常多。而且,由于欧盟也有大量的科研经费资助科研,所以欧洲国家之间的教师合作科研和学术讨论也是非常频繁的。

  (3)每名博士生导师一般每年招收2至3名博士生,而每名博士生一般要4年毕业,所以每名博士生导师的在读博士就要有10个以上。学生每周要在固定时间和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探讨学术问题,如果临时有事,可以随时汇报,然后主要就是自己按部就班的研究。除博士生外,每个教师每年还要承担十几个硕士学生的学位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大约在每年6~8月期间),而且所有教师都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课任务,因此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导致他们的工作节奏快。比如,英国大学工作时间为早九晚五,没有午休,因此教师的午餐大多在办公室里解决,两片干面包加几片绿叶子、黄油、西红柿,20分钟解决午餐后继续工作。

  2.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学术活动,重检查

  (1)教师重视基础研究,善于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具有说服力,创新性也非常明显,很容易在高水平的杂志上。

  (2)导师非常重视和同事、学生间的学术活动,学术研讨活动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组内研讨,每个成员汇报研究进度、讨论学术问题,而且形式灵活,地点在教室或咖啡屋等。大型学术活动少,十几个人的情况居多,都是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讨论、讲座。每年一次的博士生学术年会以学院为单位,开阔了与会者的视野。

  (3)对于博士论文的审查仔细、严格。论文提交给导师要审查修改一个月的时间,然后才能提交学校送出审查。论文评审专家只有两人,校内、校外各一人,最终答辩时也是这两个教授担当答辩专家。论文评审一般需两个月的时间,然后组织答辩。答辩时不需要学生先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而是两个教授和学生采取讨论的方式,开门见山提出疑问,学生针对提问进行回答,一般需要讨论交流3小时左右。当然,做得好,时间会短一些。最后教授给出答辩意见,大部分论文都需要修改,修改期为6个月以内,否则就视为不能通过答辩。笔者感觉国外的博士答辩虽然就两个专家参加,但审查非常仔细、严格,答辩时探讨的问题很深入,而且不容许学生的导师和其他博士生旁听。而国内的博士生答辩,虽然委员会由7人左右组成,但答辩时间短,问题较为浅显,大多流于形式。

  三、研究生管理规范

  1.资源的使用――高效

  (1)英国学校对于授课型硕士生的管理是和本科生一样对待的,只能上课时进入教学大楼,因为授课型硕士学位论文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学院不会安排专门的教室和实验室。学院没有自习教室,学生要看书,就是图书馆、计算机房或者宿舍。每间教室一天基本排满了课程,没有空闲的时间。

  (2)对于博士生的管理都按照职员对待,因为这里的博士就是完成一个真正的科研项目,他们凭校园智能卡在业余时间可以进入教学楼加班。场地的利用率很高,比如纽卡斯尔大学的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虽然40个博士在一个屋子里学习,但学习秩序很好,没人喧哗,没人随便动他人的东西。

  (3)教学科研资源利用高效。所有课程不发教材,教师只给出一些参考书目,学生自己去图书馆借阅。而且同一城市的两个大学凭学生卡可以共享图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会复印讲义,发给学生。

  2.设备的使用――节俭

  整个学院只有行政办公室有复印机、扫描仪,为职员和博士生无偿服务,其他办公室不给配备,所有文具自己到学院行政办公室领取。

  40个博士在一个屋子里,两台黑白打印机,一台彩打。打印需要虚拟计费,每人的计算机由导师给充值,博士生都是一次充值10镑。打印一张4p,可以打印250张,用完再去找导师充值。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管理、环保和节约意识。

  3.计算机及其网络使用――规范

  学校所有的计算机不能够自己安装软件,如果需要科研专用软件,需要专门安装。每个学院配备专职电工和计算机维护技师,负责用电和计算机的维护,免去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研究生教育战略

  虽然英国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较短,授课型的学习年限只有一年,研究型的学习年限为两年,但其教育战略重点在于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研究生一入学就要加入课题组,参加实际科研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被当做科研主力来使用。英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十分重视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设置,学生所做的课题也会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锻炼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英国经常采取高校与工商企业联合的“ 协作式”培养模式。如纽卡斯尔大学在培养工程硕士过程中,学生由学校导师和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共同指导,学生既要学习专业课程,也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技术问题以及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大学与工商企业双方采用协作式的培养方式受到了各界的热烈欢迎,协作式教育不仅可以为大学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改善大学的科研条件,还有助于锻炼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培养高端专业人才。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历来非常重视国际交流,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这种举措不仅有利于交流各国的文化教育,使教育国际化,还有利于扩大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五、启示与思考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笔者通过一年的访问学习,全面了解了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经验及其发展动向,对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虚心学习,努力提高,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研究生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至立强调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应该打破以往培养单一学术型人才的固定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全局观念、能够适应高层次环境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样化的专业人才。通过“研究式”培养科学研究人才,这种模式可以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中;用“教学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这种模式可以主要集中在教学型大学中;用“合作式”培养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为企业工厂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在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论文方面,制订好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建立多样式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融合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课程。对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提出不同的论文要求,加强科研和实践环节,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还要引入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监控,建立健全内部考核衡量机制和社会评价体系,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嘉云.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启示――以格拉斯哥大学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7-100.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2]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

  (10):23-26.

  [3]朱永,李佳孝.试论英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与借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66-167,170.

  [4]王娜.英国研究生教育及启示[J].中国研究生,2007,(17):31-33.

  [5]王喜娟.英国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08,(10):66-68.

  [6]张静.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的课程改革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10,(4):102-104.

  [7]蒋菲,李晓,唐中勇.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及启示[D].研究生教育论坛,2010: 70-75.

  [8]赵宗升,魏庆朝.英、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66-71.

  [9]陈勇,钱旅扬.对英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和借鉴[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2-154.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十篇

绩效管理硕士论文十篇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足球直播_足球免费在线高清直播_足球视频在线观看无插件-24直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admin本文链接:https://ebuytc.com/post/13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访客 访客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